首页

调教脚奴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7:19:29 作者:数字技术为云南咖啡种植装上“智慧大脑” 浏览量:57578

  中新网保山5月28日电(陆希成 倪婷 杜忠恒)28日,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的一家智能咖啡庄园,看到成片的咖啡树间,一个个白色的监测设备正实时采集着土壤湿度、空气温度等数据。咖农通过手机APP就能随时查看每个地块的生长环境,曾经“靠天吃饭”的咖啡种植正装上“智慧大脑”。

 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8%以上。保山市潞江镇作为云南重要咖啡产地之一,以优质小粒咖啡闻名。然而,当地多为山地地形,种植环境复杂、管理粗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咖农。

  该智能咖啡庄园负责人杨江春介绍,传统种植方式下,判断咖啡树是否缺水主要依靠经验。有经验的咖农会抓土判断,但这种方式既不精准,也难以覆盖大面积种植区。更棘手的是病虫害防控,往往发现时已经大面积扩散。

  为改变这一现状,该庄园引入了由中国移动云南公司(下称“云南移动”)联合浙江理工大学、保山学院等多所高校研发团队打造的“云智农链”平台,开始了咖啡种植的数字化转型之路。

图为智能咖啡庄园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供图

  记者在现场看到,监控大屏上,系统将该庄园100余亩种植区精细化分为17个地块,每个地块的“生命体征”一目了然。屏幕上,3号地块的土壤湿度刚降至19.8%,红色警示灯亮起,系统立即启动自动灌溉程序,滴灌设备开始精准补水;10号地块显示土壤湿度为18.5%,氮元素含量偏低,系统提示“建议补充氮肥,预计用量6公斤”;而7号地块则呈现绿色,各项指标均在最佳范围内——土壤湿度42%,温度23℃,光照充足。

  “咖啡就像十月怀胎的孩子,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‘营养餐’。”杨江春告诉记者,咖啡花期需要补充钙镁保花保果,幼果期需要氮元素充实果肉,转色期则需要钾元素提升糖分。而该系统会根据咖啡生长模型和每5分钟更新一次的实时数据,精准制定水肥方案,在提升咖啡品质一致性的同时,还大大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。

图为杨江春正通过“云智农链”平台APP对咖啡庄园进行管控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供图

  在病虫害防控方面,平台的表现尤为突出。咖啡锈病是威胁产量的主要病害,传统防治往往滞后。当监测到咖啡树有发病风险时,系统会自动调度无人机前往巡检,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分析是否存在病害,实现提前预防。

 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。杨江春介绍,应用智能系统后,庄园咖啡亩产提升约20%,精品率从不足70%提升至85%以上。更重要的是,精准管理将咖啡生长周期从4-5年缩短至3年左右,每亩管护成本降低约1000元。

  此外,记者还了解到,该平台不仅关注生产环节,还在构建全链条溯源体系。从咖啡种植、采摘到加工、仓储,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,形成不可篡改的“数字档案”,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咖啡豆的完整生长历程。

  咖啡种植的数字化转型,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。云南移动政企客户部总经理史云表示,未来,“云智农链”平台将逐步向云南其他咖啡种植基地推广,并拓展至云药、云花、云果、云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上,助力云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时政画说丨香满枝头

活动期间,“中华雷锋志愿者”代表进行了“论语旗袍秀”表演,将“论语”和“雷锋精神”相结合,通过论语“仁义礼智信”的书法作品、艺术折扇和中华旗袍的融合,展示“中华雷锋志愿者”的精神风貌。

(新春走基层)福建连城:400多年历史的“姑田游大龙”

在北京,除了去热门景区,还可以到北京园博园逛一逛,既能游走在不同风格的园林中,还能在户外听上一场传统戏曲。京剧、昆曲、秦腔等轮番上演,吹着秋风、听着戏曲,悠然自得。

【乌镇“网事”】习言道|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

上个月,张宝龙刚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。“草原赛事的规格在变高。这次比赛还为参赛马办‘身份证’,以往只有专业大赛才有这样的要求。”

前10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5.2%

作为“中国电饭锅之乡”,湛江市是“中国电饭锅产业基地”,也是“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”,可生产电饭锅等60多种家电产品,产品国际化、品牌高端化、多元化发展。目前,湛江家电产销量约占中国的30%,其中电饭锅年产量约1.5亿只,占中国电饭锅产量的60%以上,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但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影响,湛江小家电近年来遭遇不同程度的贸易壁垒。

第14次中国-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在老挝举行

近期,从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到《华盛顿邮报》都认为美国可能失去一代“知华派”,并直言美国下一代人必须了解中国、学习中文。近年,美国赴华留学人数急剧下降,这无法满足美国对更多“中国通”的需求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